数学不是天赋,所有孩子都能爱上数学
作者 CLIFTON B. PARKER
编译 七君
来源 斯坦福大学
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数学课就是噩梦。许多在学前班表现出很强数学能力的孩子在上学后反而开始讨厌数学。在一个斯坦福大学的教育学教授看来,这个问题是一个思维定式的问题。
“所有孩子的数学思维、数学能力和数学兴趣都是不同的。“斯坦福大学数学教育教授Jo Boaler表示。
Boaler的研究领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找到为什么那么多学生讨厌或者害怕数学、以至最后数学成绩很糟糕的原因。她跟踪研究了数以千计的初中和高中学生来确定他们学习数学的方式,并找出了开发他们潜力的最有效的方式。
在她的新书《数学思维定势》(Mathematical Mindsets)一书中,Boaler讲到,社会传统上看重这样的一种学生,他们的记性很好、算得很快;而那些潜力相似,想得更深、但是计算得更慢、更有创造力的学生则不太受重视。
应试压力
Boaler谈道,“应试文化“是数学学习压力的最大来源。数学这个学科的测试和考试的数量一般来说比其他科目多得多。
“学生从小就知道数学和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有许多考试,而且考试里有许多没意思的问题。”
她认为,高频的测试、程序化的教学和与日常生活脱钩的、没意思的问题让许多学生把数学看作一门“冷冰冰的、没有生机的”、与人无关的学科。
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想要数学好就必须得算得快,而且数学教学也强调记忆和速度。
Boaler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学习数学的技巧,让他们在计时测验中能够不感到害怕和焦虑。
比如,在数学考试中的速度压力是造成许多学生数学焦虑的重要原因。那些思考速度比较慢的学生会被数学吓倒,因为他们会把数学看成一个简单的、只强调记忆事实与规则的学科。
开发孩子的数学兴趣
Boaler认为,许多学生对数学的消极感受可以被彻底地改变。在她最近组织的7、8年级的数学夏令营中,学生们学到了享受数学、爱上数学的技巧。
Boaler与斯坦福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合作,为教师和学生传授一种以成长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这种以成长为导向的思维方式强调,所有基础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努力和投入来得到发展和强化。与此相反,那种“固化的思维方式”则强调数学能力是天生特质,是无法被改变的,就像他们的智力和天赋一样。
Boaler认为,“当我们开发了孩子的数学兴趣,教授他们更广泛的、视觉化的、有创造力的数学时,我们把数学当作一个可以被习得的学科来教授,而不是一个测量能力的学科。“
当学校教授年轻人关于成长的数学思维定势时,学生就会把数学问题看得更深入,并将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他们会因此在更高的层次享受数学。
Boaler也与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合作,他们分析了一千三百万各国学生的数据,他们发现,数学成绩最差的学生是那些使用死记硬背的策略来学习的学生。而那些数学成绩最好的学生,则把数学里的概念看作是互相连接的整体的一部分。
Boaler支持高科技领袖Conrad Wolfram的理念,后者提出数学应当是”广泛的、多维度的“,包括了问题解决、建模、推理、寻找联系和深层思维。
她认为,21世纪的工作环境要求学生应该能够提出关于数据的问题,画出数学的路径图并能够定量推理;反之,模式化的计算只需由机器来操作就好了。这种形式的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更投入地学习,也更容易成功。
聊聊数字
数学教学的最佳方法之一叫做“聊聊数字”,它是由Ruth Parker和Kathy Richardson发明的。家长和老师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教授数学。先提出一个抽象的数学问题,比如18 x 5,然后让孩子们进行心算。家长和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问问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做可行。孩子们喜欢使用各种策略进行解题,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对代数中用到的数字和代数特征有了概念性的理解。
数学卡片
许多家长使用“抽认卡”来作为激励数学学习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造成的问题是,首先孩子在进行机械的记忆,而对数学概念没有理解。其次他们有答题的时间压力。
而这个游戏则是将有相同答案的卡片进行配对。家长和老师把卡片放在桌上,让孩子抽取这些卡片,并将总和(或乘积)一致的卡片放在一起。
在孩子将卡片按总和分类配对时,让他们解释他们怎么知道总和是相等的。这种游戏能够鼓励孩子对数学定理的运用。
参考文献
Boaler, Jo. "Fluencywithout fear: Research evidence on the best ways to learn math facts."Youcubed. org (2014).